眾所周知,生孩子對女性來說是一件天大的考驗,且不說懷孕過程有多辛苦,在分娩的時候更是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各種后遺癥接踵而來,每一項都危機著女性的生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其中一項,晚期產后出血。
一 什么是晚期產后出血
晚期產后出血是指女性在分娩24小時之后,子宮大量出血。且出血量大于500毫升。通常這種情況出現在產婦產后1~2周最為常見,也有少數情況在產后6周出現產后出血的癥狀。出現這種情況的產婦一般還伴有口渴,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癥狀,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后不及時處理的話很可能會導致產婦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目前來看,因晚期產后出血癥狀導致死亡的產婦是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 晚期產后出血的原因
剖腹產后出血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手術子宮切口裂開導致的。可能是由于產后子宮切口感染,或者是子宮切口縫合技術不當導致傷口愈合不良。也有可能是因為子宮內膜炎引起的大出血。最有可能也是最常見的病因是由于子宮內附著的小塊胎盤壞死,形成胎盤息肉,當這個壞死組織脫落的時候,血管就會破裂,產生大出血。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產后10天左右。不僅如此,產后滋養出來的肌瘤等都可以引起晚期產后出血。由此可見,導致晚期產后出血的原因多種多樣,孕婦在產前產后都應該好好保護自己。
三 晚期產后出血怎么治療
晚期產后出血的嚴重程度不同,對應的治療方案也是不同的。對于出血量少的陰道內出血,可以使用抗生素和子宮收縮劑加上一些中醫的治療。同時要預防出血量增多,也就是要預防大出血現象,提前準備手術治療方案。針對子宮內殘留胎盤壞死脫落所引起的大量出血,可以采用刮宮手術。不過刮宮手術對女性身體會造成很大的應該而且會非常疼,所以建議一定要在專業的醫院找專業的醫生進行手術。要對身體靜養,嚴禁吃一些海鮮類食物,要吃一些常見的營養品。保持空氣的流通以及環境的衛生,這樣對于晚期產后出血的女性身體恢復會有很大的幫助。
作為一項致死率非常高的產后病癥,如果發現一點不對勁的苗頭一定要及時就醫,提早治療也會降低風險性。如果有產后出血的癥狀也不要急躁,保持好的心情,配合一生的治療,痊愈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