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寶媽寶爸們都開始躍躍欲試,為二胎做準備。可是怎樣才能做到優生優育,成功孕育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呢?做好備孕檢查是第一步。
準爸爸孕前檢查項目
1、精液:精子活率、濃度、形態、活力及液化時間等等,判斷是否有少精、弱精、畸精以及前列腺炎癥等等。
2、男性泌尿生殖系統:超聲檢查是否有結石、包塊、畸形等。
3、傳染病:各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
4、家族病史:是否有精神病史及其它遺傳病史。
5、染色體、血型。
準媽媽備孕檢查項目
1、血常規:了解是否貧血、血小板減低癥、白細胞減低癥等,測得紅細胞大小(MCV),有助于發現地中海貧血攜帶者。
2、生化全項:肝腎功能、血脂等情況。
4、傳染病: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準媽媽如有以上傳染病,可通過垂直傳播傳染給子代,盡早發現及時做好準備,可阻斷肝炎病毒傳染給胎兒。
4、TORCH: 包括“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弓形蟲、風疹病毒、其他病原微生物”。準媽媽如感染上述病原體,可能在懷孕過程中感染胎兒引起流產、死胎、畸形、先天智力低下等情況。
5、宮頸TCT、HPV: 除外宮頸病變及HPV 感染,除備孕準媽媽需要篩查宮頸病變,25 歲以上的已婚女性都應定期檢查,做好防癌篩查。
6、尿常規:有助于泌尿系感染及腎臟疾病被早期診斷, 孕期對準媽媽的腎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身體代謝增加,會是腎臟負擔加重。
7、血型檢查:檢查夫妻雙方血型是否相合,避免新生兒溶血、流產、死胎、畸形的發生。
8、染色體檢查:夫妻雙方都要進行,染色體檢查能及早發現克氏征、特納綜合征等遺傳疾病。
9、婦科檢查及生殖道病原學檢查:孕前最好做一次婦科檢查及生殖道病原學檢查,排除可能導致妊娠不良結局的病原體感染,如:淋球菌、沙眼衣原體、白色念珠菌、解脲支原體等等,如有感染,最好治愈后再懷孕。
10、子宮及雙附件超聲:了解子宮及雙附件、盆腔情況,除外生殖系統畸形、卵巢腫瘤、輸卵管積水等等。
11、超聲心動檢查:檢查心臟功能,如果心臟功能不正常,會影響胎兒血液供應,導致流產、早產,還會影響孕婦生命安全。
12、乳腺超聲:了解有無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等乳腺疾患,做到及早治療,為哺乳做好準備。
13、甲狀腺功能:如果出現妊娠甲狀腺相關疾病,不及時進行治療干預,將會顯著增加不良的妊娠結局,比如:早產、流產、新生兒甲減、新生兒甲亢等,孕婦甲狀腺功能減退還容易對胎兒的神經和智力造成明顯的損害。
另外要做的檢查還有肝炎病毒篩查、內分泌激素:甲狀腺激素與性激素六項,梅毒血清學檢查等等,因此各位準爸準媽一定盡量全面的檢查一下身體,確保健康寶寶的出生。
相關閱讀: